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寒冬裡的身體保健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每到冬天,醫院裡的急診室、門診都格外嚴陣以待。寒流來襲時氣溫驟降,是許多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宿敵;室內室外的溫差,更是讓高血壓、氣喘病人招架不住。而乾冷的氣候,引發老人家冬季型溼疹愈發明顯,兒童過敏性鼻炎、流鼻血的發作總讓父母擔心不已。三五好友,在天冷時相聚吃火鍋、喝酒,飽餐之後消化道潰瘍、痛風接踵而來,把急診擠得水洩不通,寒冬裡的身體保健格外重要。 天氣一變化,人的身體也會隨之產生一些變化來因應,血管收縮造成血壓上升,而本來就有高血壓、血管硬化的病人也就更控制不易,許多人一看到自己血壓高、頸部酸痛、就任意增加劑量,殊不知這樣的動作反而容易引發腦中風等急症,若有不適,可先靜坐休息,避免大動作或太大的情緒起伏,將血壓的變化詳細紀錄,讓門診醫師得以參考判斷。許多老人家維持清早外出運動的習慣,要注意保暖,同時要在室內先暖身完全,將筋骨開展再外出,否則原本就僵硬的關節,在冷冽的氣候中愈容易疼痛、步履蹣跚而增加跌倒的機會。另外像是有氣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過敏性呼吸道症狀的族群,常常一出門遇到乾冷的空氣便產生支氣管緊縮的不適,除了常態性的保養藥物(如低劑量類固醇、氣管擴張藥物等),也要備好緊急時的短效吸劑,尤其重要的是口鼻、喉嚨的保護,可以在出門前慢慢喝下一杯帶蒸氣的熱水,讓鼻道、喉嚨濕潤增溫,出門時加上口罩、圍巾,減少直接冷空氣的接觸。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原本就不足,在乾冷的氣候下,皮膚含水量更低,癢的症狀比平常都嚴重,天氣一冷,洗個熱呼呼的澡固然很舒服,尤其熱水一燙感覺不癢了,然而表面的油脂洗淨後症狀益發嚴重。冬季性溼疹(缺脂性溼疹)會讓人一抓再抓,不堪其擾,不僅影響作息、睡眠,抓破皮也增加感染的機會。建議若活動量不大,可以洗溫水澡即可,同時避免天天用肥皂,洗好略為擦乾後塗上凡士林等乳液、霜劑,嘴唇也可使用護脣膏保護。 此外,吃火鍋更是冬天裡的全民運動,原本就有高尿酸血症、痛風、消化性潰瘍、心血管疾病這些痼疾的人分外要小心,在冬天還是要維持溫和的飲食、大概七、八分飽即可,必要時少量多餐,千萬不能讓原本保持很好的體重、血糖、血壓在冬天裡放大假。 對於抵抗力較差的老年人和兒童,天氣一冷如臨大敵,而患有心血管、呼吸道疾病及過敏體質的人,在天氣變化時病情容易失去平常的控制。從九十年冬天起,政府便開始大規模的流感疫苗施打,針對易感族群作預防;另外也有肺炎雙球菌疫苗供需要者自費施打,同時也應避免在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流行時,到人多聚集的密閉空間。配合正常規律的生活作息,適度而均衡的營養,讓大家都能度過平安健康的冬天。 (作者:台北榮總家醫部主任黃信彰、總醫師陳怡村)(點閱次數:1531)